
我国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一直居高不下,平均每10个人中,就有6-7个人查出甲状腺结节。
你有甲状腺结节吗?
最新研究发现,长不长结节与体重有一定联系。
会不会长结节
体重知道
《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》上一项我国的新研究发现,代谢差、体重、体脂高的人,甲状腺更容易长结节。
特别是腹部肥胖的人,结节风险比正常人高2倍左右。
这是为啥呢?
首先,腹部肥胖人群,身体会长期处于一个慢性炎症状态,会刺激甲状腺细胞增殖,形成甲状腺结节。
另外,腹部肥胖人群,体内雌激素含量更多。体内相对升高的雌激素水平,尤其是女性,可能直接作用于甲状腺细胞,促进甲状腺细胞增殖,诱发甲状腺结节。
会不会长结节
展开剩余84%体重知道
如何判断自己是不是腹部肥胖
1.看腰围
用皮尺来测量一下腰围,超过下列这个标准,就算腹性肥胖。
·男性腰围超过90cm(2尺7)
·女性腰围超过85cm(2尺55)
2.看指标
·空腹血糖 ≥ 6.1 mmol/L 或 糖化血红蛋白升高。
·甘油三酯 ≥ 1.7 mmol/L。
·高血压(≥130/85 mmHg)。
·长甲状腺结节有什么症状表现
一旦长了甲状腺结节,脖子上出现圆形或椭圆形肿块,肿块随吞咽上下活动。
同时会出现呼吸不畅、气短,吞咽时喉咙有异物感等不适,就可能是甲状腺结节。
出现肿块后,如果出现四个异常表现,结节恶性风险高
结节生长迅速:短时间内(如几个月)明显增大;
质地坚硬、活动度差:结节摸起来像石头一样硬,且固定在颈部,不易推动。
颈部淋巴结肿大: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、质地硬。
声音持续嘶哑、吞咽困难:可能提示肿瘤侵犯神经或周围组织。
查出甲状腺结节
做这几个检查
如果 B 超观察到倾向于良性的甲状腺结节,后续定期复查 B 超可能还不够,最好能尽早完善三个抽血检查项目:促甲状腺激素(TSH)、降钙素 (Ct)、癌胚抗原(CEA)。
1. 检查促甲状腺激素:主要是评估有无甲状腺功能异常。
如甲亢或甲减。
如果有甲亢,要进一步评估是不是结节导致的,并进行治疗。如果有甲减,要评估是否需要治疗。
另外,伴有 TSH 升高的甲状腺结节,恶性风险会稍微升高,如有穿刺指征,要尽早穿刺活检。
2. 降钙素和癌胚抗原:主要是筛查有无甲状腺髓样癌。
甲状腺髓样癌是恶性程度较高的一种甲状腺癌类型,病死率比甲状腺乳头状癌要高。
但甲状腺髓样癌通过 B 超早期诊断比较困难,很多患者在明确诊断后已经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,所以有条件的话,建议联合颈部超声、降钙素和 CEA 一起筛查甲状腺髓样癌。如果确实怀疑髓样癌,会安排甲状腺穿刺进行确诊。
做5件事
减少结节出现
结节的形成与体内“火气”过大有关,要想避免长结节,日常生活中就要注意以下几点。做好这些细节,也是在养护肝肾,使其阴阳平衡,气血协调。
好情绪是关键
肝是情绪的“镜子”,长期压抑会直接影响肝的疏泄作用。一旦出现肝气郁结,伤害往往是一连串的。
所以要尽可能保持心情舒畅,避免不良情绪长期累积。日常可通过以下方法给负面情绪寻找出口。
让身体动起来:心情压抑时一定会站起来、到处走走,哪怕只是散个步,或绕着办公室走动也行。
抛弃“一次完美”的心态,改为“小步迭代”的心态:先用七成时间把任务做到60分,再用剩下的时间慢慢雕琢,这样每个阶段的压力就是适度的。
试着哭出来:泪水会带走体内的压力激素,降低与压力相关的神经递质。
借助运动发泄:运动时产生的多巴胺能让身心舒畅,可以选择扩胸运动、拉伸、跑步等。
少吃给脾胃增加负担的食物
结节更青睐肥胖、糖尿病等慢性病人群,饮食不规律、吃得太油腻等都会影响内分泌系统。
此外,辛辣刺激及油炸等难以消化的食物,容易损伤脾胃,导致痰湿内生,要尽量少吃。
不管多忙,每天都要动一动
“气有余,便是火。”下班回家在沙发上一躺数小时,周末久躺不动,其实都很伤气血。
而“流水不腐,户枢不蠹”,人只有在不断运动中,才能让经络处于疏通状态,让气血运行更加通畅、阴阳平衡。
每天必须给自己留下足够的运动时间,半小时左右,每周坚持四五次。
睡觉是头等大事
中医认为“人卧则血归于肝”,熬夜会消耗身体气血。如果休息不够,身体亏虚大于修复,就易出现阴阳失调。
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早睡早起,最好在晚上11点前睡觉。
减少过度消耗
避免过度劳累、过度用脑等耗气伤津的行为,最大限度地放缓气血流失速度,注重呵护肝、肾两脏的功能。
若发现身体出现结节,及时就医。性质不好的结节,在影像学上的风险特征都是微钙化、边界不规则、纵横比大于1、极低回声等。大多数结节是安全的,通常定期监测即可。
【本文仅为知识科普,不构成就医建议】发布于:陕西省富豪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